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自身皮肤状况方面皮肤屏障受损、湿度高易致感染;人群易感性上儿童因皮肤娇嫩、免疫系统未全易患,卫生差人群易发病;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一、自身皮肤状况因素
皮肤屏障受损:当皮肤存在外伤、湿疹、痱子等情况时,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细菌就更容易侵入皮肤引发感染。例如,儿童如果患有湿疹,皮肤处于炎症状态,局部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患有湿疹的儿童,家长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积极治疗湿疹,以降低脓疱疮的发病风险。
皮肤湿度较高: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皮肤容易出汗,导致局部皮肤湿度增加,这种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比如,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儿童活动后出汗多,如果不能及时清洁皮肤,就容易患上脓疱疮。对于儿童来说,夏季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爽,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二、人群易感性因素
儿童群体: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患脓疱疮。尤其是3-7岁的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密切接触,增加了细菌传播的机会,使得脓疱疮在儿童群体中较易流行。幼儿园老师要注意加强儿童个人卫生管理,教育儿童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卫生状况较差人群: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的人群,接触细菌的机会更多,患脓疱疮的概率相对较高。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卫生设施不完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就容易引发脓疱疮的传播和发病。这类人群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洗澡、更换衣物。
三、细菌传播因素
直接接触传播:脓疱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脓疱疱液或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例如,与脓疱疮患者握手、拥抱,或者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在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患有脓疱疮,要注意将患者的物品与健康成员的物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如果环境被脓疱疮患者的分泌物污染,其他人接触后也可能被感染。例如,公共游泳池的水如果被脓疱疮患者的疱液污染,其他游泳者接触后就有感染的风险。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要定期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