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崩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小儿尿崩症有突出临床表现,包括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可致生长发育迟缓,还会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脱水等其他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并注意护理。
一、口渴与多饮
小儿尿崩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极度口渴,患儿会频繁要求饮水,且饮水量极大。这是因为体内抗利尿激素缺乏或作用障碍,肾脏不能有效重吸收水分,机体处于缺水状态,通过口渴来驱使患儿饮水以补充水分。例如,研究表明,尿崩症患儿每日饮水量可多达3-10升甚至更多,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饮水量。
二、多尿与夜尿增多
1.尿量增多
患儿排尿次数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可超过4升,甚至更多。尿液外观清澈,颜色淡,这是由于肾脏无法对尿液进行浓缩,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
2.夜尿增多
夜间排尿次数也会增多,严重影响患儿睡眠。因为夜间患儿睡眠状态下仍会出现大量排尿,导致患儿频繁醒来,影响休息和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肾脏在夜间的浓缩功能也受到影响,不能减少尿液生成。
三、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长期多饮多尿,小儿尿崩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特别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婴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长期的水分丢失和营养物质随尿液流失,会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和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阻碍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智力等方面的发育。例如,有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尿崩症患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四、其他表现
1.烦躁不安
由于持续的口渴和多尿,患儿身体处于不适状态,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因为身体的缺水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儿情绪不稳定。
2.精神萎靡
长期的多饮多尿会使患儿身体处于疲劳和营养不足的状态,进而出现精神萎靡的表现,活动量减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降低。
3.脱水表现
在病情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等。这是因为机体丢失了大量水分,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脱水,严重时可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
对于小儿尿崩症患儿,家长需密切关注其饮水、排尿情况,及时带患儿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证患儿的水分补充,但又要避免过度饮水导致水中毒等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