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中药内服据不同证型用药,针灸推拿通过穴位等起作用;中医治疗有注重整体调理等优势,同时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患者要注意生活调护,包括戒烟限酒、保暖、适当锻炼等。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根据不同证型用药。例如风寒犯肺证,常见咳嗽、咳痰清稀色白等表现,可选用麻黄汤加减,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心肌收缩力等;如果是痰热郁肺证,表现为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色黄等,常用清金化痰汤,其中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药理研究显示黄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针灸推拿
针灸:可选取肺俞、膻中、列缺等穴位。肺俞是肺之背俞穴,能调理肺气;膻中为气会,可宽胸理气;列缺是肺经的络穴,能宣肺解表。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起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
推拿: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进行揉膻中、擦胸背等操作。揉膻中能疏通气机,擦胸背可以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增强肺的功能。推拿操作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度进行,一般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优势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注重整体调理,不仅能缓解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例如一些长期接受中医调理的患者,其肺功能相对稳定,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需格外谨慎,中医推拿等操作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避免因手法不当对儿童造成损伤;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用药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中药的剂量和药性要适中,同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等操作时,要避开一些可能引起月经紊乱的穴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在采用中医治疗时,要告知医生病情,防止中医治疗方法与基础疾病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生活方式:无论哪种中医治疗方法,患者都要注意生活调护。要戒烟限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