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初期症状
慢性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可见伤口未愈、窦道及脓性分泌物、皮肤色素沉着瘢痕等,还有轻度红肿热痛;全身有低热(37.5℃-38℃左右)、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局部因感染持续致修复异常现伤口表现和炎症反应,全身因炎症持续致免疫激活等出现相应症状,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但本质相同。
1.伤口表现:慢性骨髓炎初期常可见先前感染伤口未完全愈合,局部可能有窦道形成,窦道内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部分患者伤口周围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情况。从病理角度看,是由于感染持续存在,局部组织修复过程异常,导致伤口长期不愈并出现窦道等改变。例如,一些急性骨髓炎未得到彻底控制,转为慢性后,局部伤口就会出现上述表现,这与感染灶内细菌持续存在,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影响组织正常修复有关。
2.红肿热痛:病变局部可能有轻度的红肿,皮肤温度较周围正常组织略高,有轻微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病变部位时疼痛可加重。这是因为局部炎症反应仍然存在,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出现红肿热痛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由于皮肤较薄,红肿可能相对更明显,而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红肿热痛可能相对较轻,但本质都是炎症反应的体现。
全身症状
1.低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慢性炎症持续存在,机体免疫系统被持续激活,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出现低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低热时更需要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对体温变化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长期低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低热时更要警惕是否有潜在严重感染等情况,因为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低热可能是慢性骨髓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表现之一。
2.全身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这是由于慢性炎症消耗机体能量,影响患者的代谢和整体状态,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不适的感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表现略有不同,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本身能量消耗大,出现全身不适时更需要注意是否与慢性骨髓炎等疾病有关;而长期sedentary(久坐)的人,出现全身不适时也不能忽视慢性骨髓炎等潜在疾病的可能,因为任何影响机体代谢和免疫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此类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