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套叠要怎么治疗
儿童肠套叠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有空气灌肠复位(48小时内、全身情况好者首选)、钡剂灌肠复位(空气灌肠失败或超48小时但肠管无坏死者);手术适用于超48-72小时、有肠坏死穿孔腹膜炎体征、复位失败或复发性肠套叠,方式有肠套叠复位术和肠切除吻合术。婴儿要密切观察病情、配合治疗及护理,儿童治疗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观察恢复情况并定期复查,需据病情选合适方法保障健康恢复
一、非手术治疗
1.空气灌肠复位:是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发病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腹膜炎表现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其复位成功率可达90%以上。在X线透视下可见杯口状阴影逐渐消失,肠管复位。
2.钡剂灌肠复位:对于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发病超过48小时,但全身情况尚好,肠管无坏死的患儿,可采用钡剂灌肠复位。钡剂通过灌肠管注入肠道,在X线透视下观察套叠的肠管被逐渐复位,其原理与空气灌肠类似,但钡剂可能会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当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伴有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体征,以及空气、钡剂灌肠复位失败的患儿需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对于复发性肠套叠也多采用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肠套叠复位术:适用于肠管无坏死的患儿,将套叠的肠管进行手法复位,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肠切除吻合术:若肠管已发生坏死、穿孔,需要切除坏死的肠段,然后进行肠吻合术。手术中会仔细探查肠道,确保将坏死组织彻底切除,以防止感染扩散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发生肠套叠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腹痛情况、呕吐物及大便情况等。一旦发现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腹部包块等疑似肠套叠的表现,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时要配合医生做好空气或钡剂灌肠等操作,手术治疗后要精心护理,保持婴儿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儿童:儿童在治疗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腹痛复发、发热等异常表现,定期复查。
儿童肠套叠的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保障患儿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