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症状分为常见与不典型症状,特殊人群也需关注。常见症状包括口腔黏膜散在灰白色疱疹破溃成浅溃疡致患儿流口水等,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不典型症状有发热、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重症还会出现精神差等危及生命症状。低龄及有基础疾病儿童是易感且易重症人群,家长需密切观察、做好预防,感染后积极配合治疗。
一、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
1.口腔症状: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3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患儿常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流口水、拒食、哭闹等表现。
2.手部症状:手、足出现皮疹,多在指(趾)背、侧缘、手掌、足底,表现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水疱,疱壁较厚,疱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数目不等,几个至几十个,一般不会破溃。皮疹通常不痛不痒,有时会有轻微瘙痒感。
3.足部症状:足部皮疹与手部类似,常见于足底、足跟部,同样为散在的水疱,形态与手部水疱相似。
4.其他部位症状:臀部、膝盖、肘部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皮疹,但相对较少见。
二、手足口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发热: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3℃39℃之间),少数患儿体温可超过38.5℃时可能出现惊厥;持续发热时间一般为13天,之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全身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危及生命。
三、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且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日常护理和疾病预防。一旦感染手足口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孩子的恢复能力,更易出现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