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根治
根治鹅口疮需明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针对病因,婴儿注意口腔卫生,特殊人群加强护理;局部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还要加强口腔护理持续性、关注营养状况,特殊人群特殊护理,以此达到彻底根治目的。
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鹅口疮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婴儿中较为常见,多与以下因素相关:
口腔卫生不佳:婴儿的口腔若未得到良好清洁,容易滋生白色念珠菌。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乳头清洁不彻底,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格,都可能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对于婴儿,要注意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洁口腔,母乳喂养的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人工喂养的奶瓶、奶嘴需严格消毒。
免疫力低下: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婴儿更容易患鹅口疮。这类特殊人群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采取相应的免疫支持措施,但需谨慎操作。
二、局部抗真菌治疗
使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能改变口腔的酸碱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对于婴儿,用棉签蘸取溶液轻轻擦拭口腔黏膜,包括舌面、颊黏膜等部位,每日可清洗数次。
局部抗真菌药物应用: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婴儿,将制霉菌素混悬液适量涂抹在口腔患处,每日涂抹数次。
三、预防复发及整体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的持续性:在鹅口疮治疗过程中,要持续保持口腔清洁,尤其是对于容易复发的情况,如免疫力仍较低的婴儿,需长期关注口腔卫生状况,坚持定期清洁口腔。
关注营养状况: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儿,合理喂养,确保母乳喂养的婴儿营养均衡,人工喂养的婴儿选择适合的配方奶,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鹅口疮复发的风险。
特殊人群的特殊护理:早产儿要格外注意保暖和感染防控,严格按照早产儿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包括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减少与外界感染源的接触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要在治疗鹅口疮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基础疾病对机体免疫等功能的影响。
总之,根治鹅口疮需要明确病因,采取局部抗真菌治疗,并进行整体的护理和预防复发措施,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达到彻底根治鹅口疮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