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过程
小孩疱疹性咽峡炎有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三个阶段。潜伏期2-4天,无明显症状但具传染性;急性期先突发高热,1-2天后咽峡部出现疱疹,再破溃形成溃疡,伴咽痛影响进食;恢复期一般1周左右,少数有并发症会延长病程,需注意休息营养补充,出现并发症要及时就医。
一、潜伏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其潜伏期一般为2-4天。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开始复制,但患儿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过体内已经存在病毒感染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一时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因为如果孩子接触了携带肠道病毒的物品或人群,就有可能进入潜伏期。例如,孩子接触了被肠道病毒污染的玩具后,就可能在2-4天内进入发病阶段。
二、急性期
1.发热:发病后多数患儿首先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而且发热多为突发,体温上升较快。发热一般会持续2-4天左右。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孩,发热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同,比如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婴儿的体温变化。
2.咽峡部症状
疱疹出现:发热1-2天后,患儿的咽峡部会出现疱疹。最初可能是散在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之后迅速变为疱疹,疱疹大小约1-2mm。这些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扁桃体间,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例如,在软腭部位可以看到散在的白色疱疹,周围有红色的晕圈。
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疱疹经过1-2天左右会破溃,形成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此时患儿会感到咽部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可能较为明显,这会影响孩子的进食,导致孩子食欲下降。不同年龄的小孩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幼儿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情况。
三、恢复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经过积极的处理(如果没有并发症等情况),患儿的发热会逐渐消退,咽峡部的溃疡也会逐渐愈合。整个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但具体时间会因患儿的个体差异、感染病毒的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恢复期,孩子的体力逐渐恢复,食欲也会逐渐改善,但仍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的补充,以促进身体完全康复。不过,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如果出现并发症,病程会相应延长,而且需要进行更积极的治疗。例如,如果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头痛、呕吐、精神差等情况,就需要警惕脑炎等并发症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