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热吃什么药
小儿感冒发热相关应对包括常用药物、特殊人群注意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常用药物有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的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PGE1合成释放解热镇痛;还有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的布洛芬,抑制COX活性解热。特殊人群方面,3个月以下婴儿肝肾功能不完善应就医;哮喘病史患儿避免用布洛芬,蚕豆病病史患儿用对乙酰氨基酚需谨慎;过敏体质儿童首次用药家长要密切观察。非药物干预有物理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特定部位,禁酒精擦拭;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根据体温调整衣物,保持室内适宜温度2224℃、湿度50%60%。
一、针对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
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具有解热作用。其降温维持时间相对较长。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3个月以下婴儿:这个年龄段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代谢能力较弱,感冒发热时应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用药,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并给予合适的治疗。
2.有特殊病史儿童:
有哮喘病史:布洛芬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此类患儿应避免使用布洛芬,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有蚕豆病病史:对乙酰氨基酚可能诱发溶血,用药需谨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过敏体质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若孩子为过敏体质,首次使用时家长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物理降温:当孩子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水温一般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2.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孩子多喝水,可少量多次饮用。这样有助于补充发热引起的水分丢失,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利于散热,促进新陈代谢。
3.调整衣物和环境:根据孩子体温和舒适度适当增减衣物。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过多衣服,以免影响散热,但也需避免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湿度在50%60%,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