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慢性结肠炎症状多样,消化系统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全身有乏力消瘦贫血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调饮食)、药物治疗(据病情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中医中药治疗(辨证论治用药),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考虑手术治疗。
一、慢性结肠炎的症状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因人而异,一般常见以下几方面:
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可伴有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不一,排便后部分患者腹痛可缓解;另外,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全身症状: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能出现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长期慢性炎症消耗等可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进而引发这些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泻等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激素变化等使症状稍有波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加重症状,有既往肠道病史的患者病情可能更易反复。
二、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在饮食上,应进食易消化、少纤维、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等,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比如急性发作期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卫生,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老年患者则需根据自身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摄入。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不同药物,例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等,可用于轻、中度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适用于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中度及重度患者;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对于一些病情反复的患者可能会用到。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风险与收益。
中医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可能对慢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比如一些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但需在中医医生的辨证论治下合理应用,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配方等,儿童使用中药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注意药物剂量等。
手术治疗:一般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肠穿孔、肠梗阻等情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医生会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