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尽是怎么回事女性
女性尿不尽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短时间大量饮水、天气寒冷及妊娠中晚期子宫压迫膀胱;病理性因素有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盆底肌功能障碍;其他因素包含药物副作用及心理因素影响。
一、生理性因素
1.饮水与尿量影响:女性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肾脏生成尿液增多,膀胱内尿液量迅速增加,超过膀胱正常容量时就可能出现尿不尽感。比如短时间喝了1000-1500ml水,膀胱来不及储存就会有尿不尽表现。另外,天气寒冷时,人体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更多水分经尿液排出,也可能导致尿不尽。
2.妊娠因素:处于妊娠中晚期的女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使膀胱容量减小,从而出现尿不尽的感觉。这是因为随着胎儿生长,子宫占据盆腔空间逐渐增大,对膀胱形成机械性压迫,一般在妊娠结束后,这种情况会逐渐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女性尿道短而宽,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膀胱。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其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产生尿意,出现尿不尽,同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等异常。
尿道炎:病原体感染尿道后,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也会出现尿不尽,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尿道瘙痒、烧灼感等表现。
2.膀胱结石:膀胱内结石会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痉挛,同时结石可能阻塞部分尿道,影响尿液的排出,导致尿不尽,患者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膀胱内结石。
3.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出现不自主收缩,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引起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源性因素等有关,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可通过尿流动力学等检查辅助诊断。
4.盆底肌功能障碍:女性由于妊娠、分娩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盆底肌功能障碍时,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出现尿不尽,同时可能伴有盆底坠胀感等表现,常见于经产妇。
三、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尿不尽的副作用,比如部分降压药等,但相对较少见。如果正在服用药物且出现尿不尽症状,需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心理状态下,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膀胱排尿功能的调节,导致出现尿不尽的感觉,这种情况在一些精神压力较大的女性中较为常见,通过心理调节等可能会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