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定义及症状体征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先天性畸形,胚胎发育异常致股骨头未正常嵌入髋臼。新生儿和婴儿期双侧脱位表现为大腿皮肤皱褶不对称、会阴部增宽、外展受限、下肢短缩;单侧脱位皮肤皱褶不对称更明显、下肢短缩、骨盆倾斜。幼儿期步态异常,单侧呈“鸭步”、双侧腰椎前凸增大等,髋关节活动受限,Allis征阳性。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定义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髋关节在出生时就存在结构上的异常,使得股骨头未能正常嵌入髋臼内,而是部分或完全脱离髋臼的正常位置。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症状体征
(一)新生儿和婴儿期症状体征
1.双侧脱位时的表现
外观与皮纹:双侧大腿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会阴部增宽,患侧髋关节外展受限。正常婴儿双侧大腿的皮肤皱褶数量、深度和对称性是有一定规律的,患侧由于髋关节结构异常,导致皮肤皱褶出现不对称情况。例如,正常婴儿双侧大腿前侧皮肤皱褶数量可能相同,而患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前侧皮肤皱褶数量可能不同,或者深度有差异。
肢体长度:患侧下肢短缩,这是因为股骨头脱离髋臼,导致下肢的有效长度变短。可以通过测量双侧内踝到腹股沟中点的距离来发现差异,患侧通常较短。
2.单侧脱位时的表现
外观与皮纹:单侧大腿皮肤皱褶不对称更为明显,患侧髋关节外展受限程度比双侧时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也能观察到明显差异。患侧下肢也会有短缩表现,同时可能出现骨盆倾斜,患侧臀部扁平时,会导致双侧下肢不等长更为显著。
(二)幼儿期症状体征
1.步态异常:患儿开始行走的年龄可能较晚,行走时呈跛行步态,单侧脱位时表现为患肢短缩,骨盆代偿性倾斜,出现“鸭步”,即走路时左右臀部交替上下摆动;双侧脱位时,患儿会出现腰椎前凸增大,腹部前挺,臀部后翘的特殊步态。这是因为髋关节结构异常影响了正常的下肢负重和步态的协调性,身体为了适应异常的髋关节情况,通过脊柱和骨盆的代偿来维持行走功能,但这种代偿会导致异常步态的出现。
2.髋关节活动受限:髋关节外展明显受限,患儿在进行髋关节外展动作时,能感觉到阻力较大,与正常儿童相比,活动范围明显减小。这是由于股骨头不在正常髋臼内,限制了髋关节的正常活动。
3.Allis征阳性:让患儿平卧,双髋双膝屈曲90°,双侧足跟对齐,观察双膝高度,患侧膝关节低于健侧,即为Allis征阳性,这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一个重要体征,提示髋关节存在脱位或半脱位情况,因为股骨头位置异常导致下肢长度出现差异,从而在双膝屈曲对齐足跟时表现出高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