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儿腹泻会有大便性状改变,如次数增多、质地变稀;有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痛;有全身症状,像发热、精神状态改变;还有脱水表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差异。
一、大便性状改变
小儿腹泻时大便性状会有明显改变,最常见的是次数增多且质地变稀,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例如感染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这是因为肠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后,黏膜分泌功能紊乱,水分吸收减少,导致大便性状改变。不同年龄小儿的肠道功能有差异,婴儿肠道相对更稚嫩,受影响时大便性状改变可能更明显。
二、胃肠道症状
呕吐:部分小儿腹泻时会伴有呕吐,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腹泻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蠕动异常所致。婴幼儿的胃容量小且食管下端括约肌较松弛,更容易出现呕吐症状。
腹痛:小儿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等情况,提示有腹痛。这是因为肠道蠕动加快、痉挛等原因引起,不同年龄段小儿表达腹痛的方式不同,婴儿可能通过哭闹来传达,较大儿童可能会用语言表述腹部不适。
三、全身症状
发热:感染性腹泻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这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病原体入侵后,体内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不同年龄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和反应有所不同,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精神状态改变:腹泻严重时小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这是因为腹泻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脱水时,体内血容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精神萎靡;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时,也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精神状态异常。
四、脱水表现
轻度脱水:小儿可表现为稍感口渴,皮肤弹性稍差,眼窝、前囟轻度凹陷,尿量略减少。这是因为机体丢失的水分占体重的5%左右,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还能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但已出现一些脱水的早期表现。
中度脱水:口渴明显,皮肤弹性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此时丢失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10%,机体的代偿机制已不能完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及时干预。
重度脱水:小儿精神极度萎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深度凹陷,尿量极少或无尿,可伴有循环衰竭表现如四肢厥冷、脉搏细数等。丢失的水分超过体重的10%,若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不同年龄小儿对脱水的耐受和表现程度有差异,婴儿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丢失更快,重度脱水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