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是常见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机体对致敏物质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增加,引发皮肤、关节等小血管炎症出血。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临床表现有关节症状、皮肤紫癜及其他表现,诊断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致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部位的小血管壁上,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血管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出现一系列症状。
临床表现
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部分患者可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症状通常在皮肤紫癜出现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也可在紫癜出现前发生。
皮肤紫癜:皮肤紫癜是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重要表现之一,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紫癜的形态为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肠道症状,以及血尿、蛋白尿等肾脏症状。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出现的关节症状、皮肤紫癜以及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尿常规检查可能发现血尿、蛋白尿等;凝血功能检查一般正常。
影像学检查:对于关节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会进行关节超声等检查,以了解关节周围组织的情况,协助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致敏原。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对于关节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病情较重,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是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护理,保证儿童的休息和营养。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患者的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观察。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可能会影响病情,需要关注生理期对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生理期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