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概述是什么
膀胱炎是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致病因素有细菌经尿道上行或血液传播等,临床表现分急性和慢性,诊断靠尿液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和药物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女性尿道短宽易发病,儿童少见但需重视,老年人与其他疾病相关需综合考虑。
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急性膀胱炎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还可能有耻骨上膀胱区域的不适,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尿液外观可呈粉红色或红色等。慢性膀胱炎则症状相对迁延,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时轻时重,可伴有下腹坠胀等不适。
体征方面:急性膀胱炎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能会有耻骨上膀胱区的轻压痛。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例如通过尿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是哪种细菌引起的膀胱炎,从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影像学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慢性膀胱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其他导致膀胱炎的潜在病因。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结构等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病变。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通过增加尿量来冲洗尿道,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药物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对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可选用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选择,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等因素。
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女性:女性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女性在月经期、性生活后等特殊时期要尤其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降低膀胱炎的发生风险。例如月经期要勤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外生殖器。
儿童:儿童膀胱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重视。儿童膀胱炎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在治疗时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内裤等。
老年人:老年人膀胱炎的发生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有关。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膀胱炎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复发,如鼓励老年人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