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前庭大腺囊肿成因主要有腺管开口阻塞和腺管内分泌物积聚两方面。腺管开口阻塞可因炎症因素(外阴阴道炎症蔓延、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及其他机械性阻塞因素(分娩时会阴与阴道外侧部损伤、外阴部外伤)引起;腺管开口阻塞后分泌物无法排出,非感染性积聚或感染后脓肿消退再阻塞都会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有前庭大腺炎病史且免疫力低者易复发形成囊肿
一、腺管开口阻塞
1.炎症因素
前庭大腺炎是导致腺管开口阻塞的常见原因。例如,外阴阴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蔓延至前庭大腺,引发前庭大腺的炎症反应。炎症会使腺管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导致腺管开口阻塞。在女性群体中,由于生殖系统生理结构的特点,阴道与外界相通,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当发生阴道炎等炎症时,炎症因子容易波及前庭大腺。对于有不洁性生活史、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的女性,发生前庭大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受到影响,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也可能因上述因素引发前庭大腺炎症;而更年期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同样可能遭遇此类问题。
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感染也可引起前庭大腺的特异性炎症,进而导致腺管阻塞。这些病原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如多个性伴侣者等,感染此类病原体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前庭大腺囊肿的发生风险。
2.其他机械性阻塞因素
分娩时,会阴与阴道外侧部的损伤可能波及前庭大腺腺管,或者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时损伤前庭大腺导管,导致腺管阻塞。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对周围组织的挤压等情况较为常见,这种机械性的损伤可能引发前庭大腺腺管的阻塞。对于经产妇来说,由于分娩次数较多,发生这种机械性损伤的可能性相对初产妇更高一些。此外,一些外阴部的外伤,如骑跨伤等,也可能导致前庭大腺腺管受损,进而阻塞。比如,女性在进行一些剧烈运动或意外情况导致外阴部受到撞击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二、腺管内分泌物积聚
当前庭大腺腺管开口阻塞后,腺管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逐渐积聚。如果是非感染性的分泌物积聚,初期可能只是腺管内的黏液等分泌物潴留。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的分泌物越来越多,腺管就会扩张形成囊肿。而如果在腺管阻塞后合并感染,就会形成前庭大腺脓肿,脓肿消退后,腺管仍然阻塞,分泌物再次积聚,也会形成囊肿。对于有前庭大腺炎病史的患者,再次复发时更容易出现腺管阻塞和分泌物积聚的情况,这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在炎症消退后,腺管恢复通畅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更容易导致分泌物再次积聚形成囊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