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治疗办法
鹅口疮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如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涂制霉菌素;全身抗真菌治疗,病情严重时用氟康唑等;预防措施有注意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用药剂量方式、观察异常及积极治基础病提免疫力等。
一、局部药物治疗
1.弱碱性溶液清洗: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因为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下不易生长繁殖。对于婴幼儿,清洗时要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口腔黏膜,考虑到婴幼儿的口腔黏膜娇嫩,清洗过程需格外谨慎,防止引起不适或损伤。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或成人,也需注意操作的轻柔程度。
2.制霉菌素:制霉菌素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可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后涂于患处,但要注意,低龄儿童使用时需特别小心,防止药物被误吸等情况发生。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确保安全。
二、全身抗真菌治疗
1.病情严重时用药:若病情严重,如患儿出现吃奶差、哭闹明显等情况,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因为低龄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要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儿,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时更要密切监测,考虑到这类患儿本身身体状况较为特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需要重点关注。
三、预防措施
1.口腔卫生:家长要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喂奶后可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对于人工喂养的器具,要严格消毒。这对于预防鹅口疮的发生非常重要,特别是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良好的口腔卫生能降低感染风险。
2.增强免疫力:对于体弱的儿童,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鹅口疮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的儿童,饮食结构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年龄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例如,婴幼儿可以通过合理添加辅食来补充营养,年长儿童则要保证均衡的饮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患鹅口疮时,由于其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式,避免对新生儿的肝肾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清洗口腔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导致感染加重等情况。
2.婴幼儿:婴幼儿不会表达身体的不适,家长要密切观察其口腔情况以及吃奶、精神状态等。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口腔的清洁和护理工作,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等)的儿童或成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发生鹅口疮,在治疗鹅口疮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且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