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和荨麻疹的区别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经呼吸道飞沫等传播,儿童多发,冬春高发,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潜伏期14-21天,有前驱症状、皮疹及淋巴结肿大,靠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无特效抗病毒药,对症支持治疗;荨麻疹病因复杂,各年龄段可发病,表现为风团等,依典型表现诊断,需避过敏原,用抗组胺药等治疗;特殊人群中孕妇防风疹,儿童和老年人患荨麻疹各有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1.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多见于儿童,冬春季节高发,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2.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因素有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等)、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接触物(化妆品、金属饰品等)、物理因素(冷、热、日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二、临床表现方面
1.风疹: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前驱期较短,可有低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一般2-3天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常伴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2.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和血管性水肿,风团大小形态不一,颜色可为红色、白色或皮色,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剧烈,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累及喉部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三、诊断方面
1.风疹:根据流行病学史(如接触风疹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可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如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等。
2.荨麻疹: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风团及消退过程)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四、治疗方面
1.风疹: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给予退热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一般预后良好,孕妇感染风疹需及时就医评估胎儿情况。
2.荨麻疹: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西替利嗪等,病情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伴有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抢救。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风疹:孕妇感染风疹风险极大,需格外注意防护,避免接触风疹患者,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儿童感染风疹时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荨麻疹:儿童患荨麻疹时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及时使用合适的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药物使用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组胺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