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适用于轻度等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注意强度)、电刺激治疗(适用人群广,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慎用)、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训练依从性和准确性,助建立正确习惯);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效果确切,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者可考虑,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不适合)、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过去应用广,创伤稍大,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谨慎考虑)。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原理与方法:盆底肌训练是通过自主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例如凯格尔运动,患者可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收缩盆底肌肉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5-3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能够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有一定效果,尤其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人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需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因过度用力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2.电刺激治疗
原理与方法: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恢复。电刺激可以通过阴道电极、直肠电极等方式进行。研究显示,电刺激治疗能够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尿道周围的支持结构,从而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其适用人群较为广泛,包括产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等。但对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电刺激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3.生物反馈治疗
原理与方法:通过仪器将盆底肌肉的活动情况转化为生物信号,反馈给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收缩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盆底肌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性。例如,患者可以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图形或声音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盆底肌收缩力度和频率。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盆底肌训练习惯。
二、手术治疗
1.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原理与方法:通过放置吊带将尿道中段悬吊起来,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该手术效果较为确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治愈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可以考虑此手术方式。但对于存在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则不适合该手术。
2.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原理与方法:将膀胱尿道悬吊于耻骨后,加强尿道的支撑。这种手术方式在过去应用较为广泛,但相对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来说,创伤稍大。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如膀胱尿道下移明显的患者可能适用,但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对于合并严重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考虑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