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方法
小儿咳嗽可通过推拿部位选择和操作注意事项来调理。推拿部位包括清肺经、补脾经、揉膻中、揉肺俞、揉天突等;操作注意事项有考虑年龄、性别差异,注意生活方式及小儿病史情况,推拿时要关注小儿反应并适时调整。
一、推拿部位选择
1.清肺经:小儿无名指末节罗纹面为肺经。用拇指指腹从患儿无名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推100-300次。肺经为肺之经络穴位,通过推肺经可起到宣肺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咳嗽因肺热等引起的症状,此操作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经临床实践验证对小儿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
2.补脾经:小儿拇指末节罗纹面为脾经。用拇指指腹旋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约推100-300次。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咳嗽等情况有调理作用,从中医理论及临床观察,对小儿咳嗽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3.揉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中指指端揉膻中穴,约揉100-200次。膻中穴为气会,揉膻中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对于小儿咳嗽伴有胸闷等症状有缓解作用,经临床应用,对改善小儿咳嗽的呼吸不畅等情况有帮助。
4.揉肺俞: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拇指指端揉双侧肺俞穴,约揉50-100次。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揉肺俞穴可调理肺气,宣肺止咳,对于小儿肺部相关的咳嗽病症有治疗作用,依据中医穴位按摩理论及临床实践,对小儿咳嗽的缓解有效果。
5.揉天突: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用拇指指端揉天突穴,约揉50-100次。揉天突穴能通利气道、降气化痰,对于小儿咳嗽伴有痰阻气道等情况有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缓解小儿咳嗽有一定帮助。
二、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推拿时手法要轻柔,力度宜轻,因为新生儿皮肤娇嫩,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过重的手法可能会损伤小儿肌肤及影响骨骼发育。可采用轻揉、轻推等轻柔手法。而较大儿童可适当增加手法力度,但也需以小儿能耐受为度。
2.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性别对推拿治疗小儿咳嗽无特殊差异影响,但在操作过程中要关注小儿的个体感受,无论男女,都要根据其自身对手法力度、部位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
3.生活方式:在推拿治疗期间,要注意小儿的生活起居,保证小儿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玩耍劳累。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小儿接触刺激性气味及过敏原等,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小儿咳嗽的康复,良好的生活方式配合推拿治疗能增强疗效。
4.病史情况:如果小儿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在进行推拿治疗前需咨询医生,对于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部位附近,要避免在该区域进行推拿操作,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不良情况。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