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方面儿童期罕见、中老年期因关节软骨退变等患病率升高;性别上绝经前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因雌激素下降患病率上升;生活方式中过度或不当运动、体重过重、某些职业长期重复用关节均易引发;病史方面既往关节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年龄因素
1.儿童期:较为罕见,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有关,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情况,会增加儿童期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这是由于先天性的骨骼结构异常,导致关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承受异常应力,长期积累易引发骨关节炎。
2.中老年期: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发生自然退变,这是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软骨中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逐渐减少,软骨弹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和磨损,且中老年期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降低,进一步增加了关节软骨磨损的概率,从而导致骨关节炎患病率逐渐升高。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在绝经前女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明显上升,这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对关节软骨等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得关节软骨等组织的代谢环境改变,软骨更容易发生退变,进而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1.运动相关: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是导致骨关节炎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例如,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跳跃等运动,会使关节软骨受到过多的冲击和摩擦,加速软骨的磨损。以膝关节为例,跑步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数倍,长期如此易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炎。而长期缺乏运动则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下降,同样不利于关节健康,也可能增加骨关节炎风险。
2.体重因素: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多的体重会使关节软骨承受更大的压力,加速软骨的磨损和退变。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会相应增加一定比例,过重或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3.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期重复使用某些关节,如矿工长期弯腰、下蹲等动作会增加膝关节、腰椎等部位的压力;纺织工人长期重复性的手部动作会增加手部关节的劳损风险,这些职业因素都可能导致相应关节提前出现骨关节炎病变。
四、病史因素
1.既往关节损伤:如果既往有关节骨折、韧带损伤等情况,在损伤修复后,关节的结构和力学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关节软骨等组织承受异常应力,从而增加骨关节炎发生的可能性。例如,膝关节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会使关节软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磨损,随着时间推移易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炎。
2.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骨关节炎的发生相关。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炎症、破坏,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进而引发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