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处理
颞下颌关节脱位现场需尽快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医院内要固定制动,根据情况固定2-3周或3-4周,同时纠正不良习惯、治疗相关疾病,固定期间和拆除后分别进行早期和后期康复锻炼,各年龄段患者锻炼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现场处理
1.手法复位:对于急性前脱位,应尽快进行手法复位。患者取坐位,头部靠在墙壁等固定物体上,术者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拇指缠以纱布,放置在患者两侧下颌磨牙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然后两拇指适当用力压下颌骨向下,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向后推动,使髁突滑入关节窝内。复位成功的标志是听到或感觉到弹响,此时患者上下牙齿可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等因素,复位时需更加轻柔操作,避免造成额外损伤;老年人则可能存在关节周围组织退变等情况,复位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防止加重局部损伤。
二、医院内的后续处理
1.固定制动:复位成功后通常需要进行固定,限制下颌运动,一般采用颅颌绷带固定。固定时间根据脱位的情况而定,急性前脱位一般固定2-3周,复发性脱位可能需要固定3-4周。对于儿童患者,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方式,确保固定可靠又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局部血液循环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问题,防止因固定过紧等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病因治疗
纠正不良习惯:如果患者存在长期大张口的不良习惯,如长时间打哈欠、进食大块硬物等,需要纠正这些习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不良习惯对颞下颌关节的危害,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张口习惯,避免大张口等动作。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针对性指导,例如儿童可能是因模仿或不恰当进食导致不良习惯,家长要加强监督引导;成年人如果是因工作等原因需长时间张口,要调整工作方式等。
治疗相关疾病:如果颞下颌关节脱位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累及颞下颌关节,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处理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同时,要按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对颞下颌关节的进一步损害。
三、康复锻炼
1.早期锻炼:在固定期间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如进行轻轻的张闭口训练,但要避免过度张口。对于儿童患者,早期锻炼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防止患儿自行过度活动导致脱位复发;老年患者早期锻炼要缓慢进行,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度,避免因锻炼不当加重关节损伤。
2.后期锻炼:固定拆除后,要进行逐步的张口训练、咀嚼肌的锻炼等。通过张口训练可以逐渐恢复颞下颌关节的活动度,咀嚼肌锻炼可以增强咀嚼肌的力量,有助于维持颞下颌关节的稳定。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后期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例如儿童在锻炼时家长要给予适当监督和帮助,确保锻炼安全有效;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