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暖和了为什么会痒
冻疮暖和后瘙痒是因局部血管扩张,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还可通过冷敷与热敷交替、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因素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瘙痒。儿童皮肤娇嫩需防搔抓致感染,成人有基础病要避免搔抓,老年人皮肤感觉等功能减退要注意控制搔抓并辅助缓解;冷敷热敷交替要注意温度和时间,保持清洁要注意水温,避免刺激要选合适衣物。
一、冻疮暖和后瘙痒的机制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当冻疮部位暖和时会痒,主要是因为局部血管扩张。在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当温度回升,血管开始扩张,血液流量增加,受寒冷刺激受损的组织开始修复,此时会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瘙痒感。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冻疮部位血管在温度变化时的这种动态改变与瘙痒的产生密切相关,血液流量的增加会激活皮肤中的一些神经感受器,导致瘙痒信号的传递。
二、不同人群冻疮暖和后瘙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冻疮暖和后瘙痒可能更明显。儿童往往难以控制搔抓欲望,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家长要给儿童修剪指甲,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因为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同时,要注意给儿童保暖但避免过热,防止冻疮部位过度暖和而加重瘙痒。
(二)成人
成人冻疮暖和后瘙痒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瘙痒冲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糖尿病患者,冻疮暖和后瘙痒需格外关注,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差,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后不易愈合,进而引发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处理冻疮瘙痒情况,尽量避免搔抓,可通过轻柔拍打等方式缓解。
(三)老年人
老年人冻疮暖和后瘙痒,由于老年人皮肤感觉功能可能减退,有时搔抓力度不易控制。而且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修复能力也减弱。要提醒老年人不要用力搔抓,可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剂等辅助缓解瘙痒,同时要注意观察冻疮部位皮肤情况,如有破损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感染等问题发生。
三、缓解冻疮暖和后瘙痒的非药物方法
(一)冷敷与热敷交替
可以先短时间冷敷,收缩血管,然后再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或冻伤加重。例如先用不超过10℃的冷水敷冻疮部位几分钟,然后用38℃-40℃左右的温水热敷,这样交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不过要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调整时间,一般每次冷敷和热敷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
(二)保持局部清洁
保持冻疮部位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洗冻疮部位,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可能刺激瘙痒加重,过低则达不到清洁效果。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局部干燥。
(三)避免刺激因素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清洁剂等可能刺激皮肤的物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冻疮部位的摩擦,从而减轻瘙痒感。例如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化纤材质的衣物对冻疮部位的摩擦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