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肩周炎
中医治疗肩周炎有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相关穴位疏通经络等;推拿按摩可改善肌肉紧张等,但后期需专业操作;中药内服根据证型用药;中药外治包括熏洗、敷贴等;还强调配合康复锻炼巩固疗效,不同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及锻炼方式。
针灸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肩部及相关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例如,常选取肩髃、肩髎、肩贞、臂臑等肩部穴位,以及手三里、合谷等远端穴位。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肩周炎患者,针灸治疗都可以尝试,但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准确选穴和操作。比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周炎的人群,针灸可能更有助于缓解肩部因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经络不通问题。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能够改善肩部肌肉的紧张状态,松解粘连,促进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按摩师会采用揉、滚、按、拿、拨等手法,作用于肩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对于肩周炎早期,肌肉紧张疼痛明显的患者,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缓解症状;但在肩周炎后期,关节粘连严重时,推拿按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不同年龄的患者,推拿按摩的力度和手法需有所调整,比如老年患者肌肉相对薄弱,手法要轻柔;年轻患者肌肉力量相对较强,手法可适当偏重,但也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中药内服
根据肩周炎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常见证型有风寒湿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等。例如风寒湿阻证,常用羌活胜湿汤加减,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气血亏虚证,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中药内服需要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进行辨证论治,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方剂的组成和用药会有差异。比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选用中药时需考虑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
中药外治
包括中药熏洗、敷贴等方法。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液熏蒸、浸泡肩部,利用药物的温热和药力作用,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效果。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桑枝、桂枝等。中药敷贴则是将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肩部穴位,如伤湿止痛膏等。中药外治相对较为安全,但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肩部易受伤的人群,中药外治可能更适合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缓解肩部不适。
康复锻炼
中医强调配合康复锻炼来巩固疗效。常见的锻炼方法有爬墙运动、体后拉手、弯腰转肩等。爬墙运动可逐渐增加肩关节的前屈上举活动度;体后拉手有助于改善肩关节的后伸功能;弯腰转肩能促进肩关节的回旋活动。不同年龄的患者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需适度调整,比如儿童一般不会患肩周炎,但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肩部损伤;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锻炼强度可适当降低。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能够帮助肩周炎患者更好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