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怎样治疗
急性膀胱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需增加饮水量和注意休息,药物治疗有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和根据药敏试验选药,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重视饮水和合理选药并观察症状,妊娠期女性谨慎选抗生素且保休息营养,老年患者要控基础病和防药物相互作用。
一、一般治疗
1.增加饮水量: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从而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细菌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左右,以保证充足的尿量,促进疾病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水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但要注意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导致水中毒。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易发生膀胱炎,增加饮水量尤为重要。
2.注意休息: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有利于机体自身免疫力对抗感染,促进病情恢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休息需求有所差异,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也要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膀胱炎,通常首先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呋喃妥因对大多数引起膀胱炎的常见细菌有抗菌作用,如大肠埃希菌等。磷霉素氨丁三醇也是治疗急性膀胱炎的有效药物,其抗菌谱较广。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果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复杂,可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例如,若培养出的细菌对某类抗生素敏感,则选用该类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生素的选择可能会有所考虑,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更加谨慎,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急性膀胱炎时,家长要更加重视。一方面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合理安排儿童的饮水量,避免因排尿减少导致细菌在尿道停留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抗生素,如一些可能影响儿童软骨发育等的药物应禁止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排尿时的哭闹、尿液的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急性膀胱炎时,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保证孕妇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增加饮水量,以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急性膀胱炎时,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除了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外,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膀胱炎的治疗效果。同时,老年患者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合并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