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髋关节脱位有多种表现,外观上双侧大腿皮肤褶皱及皮纹不对称、患肢长度不等;关节活动方面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Ortolani征和Barlow征阳性;大龄儿童还会出现跛行、疼痛等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儿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诊治。
一、外观表现
1.双侧大腿皮肤褶皱及皮纹不对称:正常情况下,婴儿双侧大腿内侧的皮肤褶皱和皮纹应该是对称的。而小儿髋关节脱位时,患侧的皮肤褶皱会增多、加深,皮纹也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后,患侧肢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导致皮肤的褶皱和皮纹分布异常。例如,在新生儿期,家长可以仔细观察婴儿双侧大腿的皮肤情况,如果发现不对称,需高度警惕髋关节脱位的可能。
2.患肢长度不等:脱位侧的下肢通常会比健侧短。这是由于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位置异常,导致下肢的有效长度缩短。可以通过测量双侧下肢的长度来进行初步判断,一般来说,双侧下肢长度差异大于2mm时就需要引起重视。这种长度不等的表现会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逐渐明显。
二、关节活动表现
1.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患侧髋关节的外展活动明显受限。正常婴儿的髋关节可以有一定范围的外展,而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患侧髋关节外展时会受到限制,无法达到正常的外展角度。例如,正常婴儿可以将下肢外展至与身体呈90°左右,而脱位患儿的患侧下肢外展往往达不到这个角度。这是因为股骨头脱位后,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2.Ortolani征和Barlow征阳性:Ortolani征用于检查6个月以内的婴儿髋关节是否脱位。检查者将婴儿仰卧位,拇指放在大腿内侧,其余手指放在大转子处,将髋关节外展、外旋,如果感觉到股骨头滑入髋臼的弹响,即为Ortolani征阳性。Barlow征则是将髋关节内收、内旋,若感觉到股骨头从髋臼内脱出的弹响,则为Barlow征阳性。这两个体征是诊断婴儿髋关节脱位的重要特异性体征,阳性结果高度提示髋关节脱位。
三、步态表现(大龄儿童)
1.跛行:大龄儿童如果患有髋关节脱位,可能会出现跛行的步态。患儿行走时患侧下肢不敢用力,呈现一瘸一拐的状态。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后,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关系被破坏,导致下肢的负重和行走功能受到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跛行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儿的正常行走和运动功能。
四、其他表现
1.疼痛表现(大龄儿童):大龄儿童髋关节脱位可能会出现髋关节疼痛的表现,尤其在行走或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髋关节脱位后,关节内的结构受到异常应力,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疼痛会影响患儿的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患儿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总之,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多样,包括外观的皮肤褶皱及皮纹不对称、患肢长度不等,关节活动的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Ortolani征和Barlow征阳性,大龄儿童还可能出现跛行、疼痛等表现。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患儿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