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普通病例症状有38℃左右(部分超39℃)、持续23天的发热,口腔黏膜灰白色疱疹后转溃疡致患儿不适,手、足、臀部斑丘疹转疱疹且57天消退;重症病例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精神差等、呼吸系统呼吸异常等、循环系统面色苍白等表现。家长应密切观察,注意孩子卫生与饮食,患儿需多休息、合理降温与进食。
一、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小孩手足口病症状
1.普通病例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以发热起病,体温多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超过39℃。发热一般持续23天,体温的高低及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通常病情较轻的患儿发热程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口腔疱疹或溃疡: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患儿常因口腔不适而出现烦躁、哭闹、流口水、拒食等表现。
手、足、臀部皮疹:手、足部位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通常不痒不痛。皮疹通常在57天内消退,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皮疹分布以手掌、足底、手指、足趾的背侧为主,也可出现在臀部、肛周等部位。不同患儿皮疹数量差异较大,轻者可能仅有几个皮疹,重者可能遍布双手、双足及臀部。
2.重症病例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提示病情较重,需立即就医治疗。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危及生命。这多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12天内发生,是病情急剧恶化的重要标志。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循环系统受累症状一旦出现,提示患儿病情进入极期,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三、温馨提示
1.针对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症状,若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心跳异常等重症表现,应立即送医。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指导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孩子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疼痛。
2.针对患儿:鼓励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发热时可通过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等物理方法降温,缓解不适。若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持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