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的问题
小儿隐睾是睾丸未正常从腰部腹膜后降入阴囊,早产儿发生率高,危害有影响生育、增加恶变风险,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诊断,6-12个月内干预,方法有激素和手术治疗,术后要护理伤口、阴囊,注意避免剧烈活动等,有家族史等情况的小儿更要关注,及时就医干预。
一、小儿隐睾的定义
小儿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内,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
二、小儿隐睾的发病情况
早产儿中隐睾的发生率较高,约为30%左右,足月儿中隐睾的发生率约为3%-5%,且男婴发生隐睾的概率高于女婴。其发生与胎儿时期的激素水平、遗传因素、母亲孕期的一些情况(如接触某些有害物质等)有关。
三、小儿隐睾的危害
生育功能影响:单侧或双侧隐睾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单侧隐睾约60%会导致不育,双侧隐睾几乎100%会引起不育,因为阴囊内的温度低于腹腔内温度,是睾丸生精的适宜温度,而未降入阴囊的睾丸处于相对高温环境,影响精子的生成。
恶变风险增加: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20-40倍,且位置越高,恶变的可能性越大,如腹腔内睾丸恶变风险高于腹股沟管内睾丸。
四、小儿隐睾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大多可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隐睾,医生会检查阴囊内是否有睾丸,若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再进一步检查腹股沟管等部位是否有睾丸。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确定隐睾的位置,如腹腔内、腹股沟管内等,还能了解睾丸的大小等情况。
五、小儿隐睾的治疗时机及方法
治疗时机:一般建议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进行干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睾丸的生精功能等受损的风险会增加。
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可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通过促进睾丸下降,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如睾丸下降固定术,将未降入阴囊的睾丸牵拉固定到阴囊内,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对于激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六、小儿隐睾的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阴囊护理:术后注意观察阴囊的肿胀情况,可适当抬高阴囊,以减轻肿胀。
注意事项
术后要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剧烈活动等,防止睾丸牵拉固定装置移位等情况。
定期复查,观察睾丸的位置、生精功能等恢复情况,一般需要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来评估。
七、特殊人群(小儿)隐睾的温馨提示
年龄因素:对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发现隐睾的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婴儿期要注意观察阴囊内睾丸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患儿术后要注意合理的生活安排,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风险。
病史相关:如果患儿有家族中隐睾病史等情况,更要加强对小儿阴囊及睾丸的关注,出生后要密切观察睾丸的下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尽早进行评估和干预,因为有家族史的小儿发生隐睾的概率相对更高,且疾病进展可能有其自身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