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疼痛特点
腰背肌筋膜炎疼痛部位多弥漫分布于腰背部、臀部等区域;疼痛性质有酸痛、刺痛、胀痛等;疼痛与活动关系为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疼痛时间特点是慢性反复发作且晨起时加重,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在各特点上可能有差异。
多位于腰背部、臀部等区域,常呈现出弥漫性分布的特点,可累及一处或多处肌肉筋膜组织,不同患者疼痛具体部位可能因病变累及的肌肉筋膜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腰背部中线两侧、椎旁肌肉等部位较为常见,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筋膜退变等因素可能更易出现多部位疼痛;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生理变化,也可能使腰背肌筋膜炎疼痛部位有所改变。
疼痛性质
酸痛:较为常见,患者常感觉腰背部有隐隐的酸痛感,像肌肉被长时间牵拉后的不适感,这种酸痛感可持续存在,在劳累后往往会加重,比如长时间站立、久坐或弯腰劳作后,年龄较大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耐力降低,酸痛感可能更明显;对于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也容易因肌肉过度疲劳出现这种酸痛性质的疼痛。
刺痛:部分患者会有刺痛感,疼痛较为尖锐,多是由于筋膜组织的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发作时可能较为突然,疼痛程度相对酸痛更明显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刺痛感有所加重,需要特别关注。
胀痛:表现为腰背部有胀满样的疼痛,感觉内部有憋胀不适,活动后有时胀痛感会有变化,比如适当活动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休息后又可能再次出现,有慢性病史的患者,由于病情长期存在,胀痛可能会成为较为持续的疼痛表现形式。
疼痛与活动的关系
活动时加重:患者在腰部活动,如弯腰、转身、伸展等动作时,疼痛往往会明显加重,因为活动会使腰背肌筋膜受到牵拉、摩擦等刺激,炎症部位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疼痛加剧,年龄较小但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也可能因腰部肌肉力量较弱,在活动时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突然增加腰部活动量,也容易出现这种活动时疼痛加重的现象。
休息时减轻:在休息状态下,尤其是卧床休息时,疼痛通常会有所减轻,因为休息时腰部肌肉筋膜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对炎症刺激的反应会减弱,不过一些患者可能休息后初期疼痛缓解不明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逐渐减轻,老年人由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休息后疼痛减轻的速度相对较慢。
疼痛的时间特点
慢性反复发作: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多为慢性过程,会反复出现,时轻时重,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身体修复能力下降,慢性反复发作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一些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久坐不动等,也容易导致疼痛慢性反复发作;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身体机能改变,也可能使疼痛的慢性反复发作特点更加明显。
晨起时加重:很多患者会有晨起时腰背部疼痛加重的现象,可能与夜间睡眠时腰部肌肉筋膜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炎症代谢产物堆积有关,经过一夜的休息后,清晨起床活动前会感觉疼痛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但如果活动量过大又会再次加重,儿童如果有不良的睡眠姿势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类似晨起时腰背疼痛的表现,需要家长多加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