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致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紊乱(含月经频发、月经稀发、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量异常(含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及其他伴随症状(如贫血相关症状、生殖系统相关表现),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相关病史可影响其发生。
月经周期紊乱:
月经频发: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例如部分青春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在15-20天左右,这与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激素分泌调节不稳定有关。对于育龄期女性,若长期月经频发,可能影响卵子正常排出及受孕,因为月经周期过短会干扰正常的排卵规律。
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一些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波动,导致卵泡发育及排卵异常,进而引起月经周期延长。
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可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经期可长达10余天甚至更久,经量可能从少量点滴状出血到大量出血,甚至引起贫血等并发症。比如有的女性月经周期在25-40天之间波动,经期持续10天左右,经量时多时少,严重时会导致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月经量异常:
月经过多:指月经量明显增多,超过80ml。可表现为经期使用大量卫生巾,短时间内需要频繁更换,且可能伴有大血块。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女性贫血,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有月经过多的女性,长期失血会使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月经过少:月经量过少,少于20ml。表现为月经点滴即净。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减退等有关。例如既往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可能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月经过少,影响生育功能,因为子宫内膜过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其他伴随症状:
贫血相关症状: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可导致贫血,出现乏力、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不同,轻度贫血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轻微心慌、气短;中度或重度贫血时,即使休息状态下也会有明显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生殖系统相关表现: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影响受孕。因为月经周期紊乱、排卵异常等会干扰正常的生殖过程,导致受孕几率降低。而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能,因为这一时期也是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可能伴有阴道排液等异常情况。
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青春期女性多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成熟,以月经周期紊乱、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育龄期女性除月经紊乱外,还可能因生育需求关注对受孕的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则需重点排查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表现除月经异常外,更要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相鉴别。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生殖内分泌轴的紊乱,诱发或加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相关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更容易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需要密切监测月经情况及内分泌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