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慢性盆腔炎
妇科相关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中的盆腔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双合诊可判断子宫及附件情况,三合诊有助于了解后位子宫等情况;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可辅助判断炎症反应等;B超等影像学检查能观察子宫等及盆腔相关情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检查结果的解读。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检查:医生将一手的两指(通常是食指和中指)放入阴道,另一手放在下腹部,通过触摸子宫及附件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正常情况下,子宫大小、形态正常,附件区无明显压痛、增厚或包块。若患有慢性盆腔炎,可能会摸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有压痛,或可触及炎性包块等。此检查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能直接感知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女性均可进行,但需注意检查时放松身体配合医生。
2.三合诊检查:除了双合诊的内容外,再加用肛门指诊。对于了解后位子宫情况、盆腔后部病变等有重要意义。比如能更准确地判断盆腔后壁的情况,对于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粘连等情况的诊断有帮助。同样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做三合诊,除非病情需要且经过谨慎评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有轻度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基础状态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正常血常规指标有差异,儿童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正常范围,在评估慢性盆腔炎时需结合具体年龄的正常参考值来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慢性盆腔炎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CRP水平可能会轻度升高。其水平变化可以辅助判断炎症的活动程度,对于病情的监测有一定意义。不同人群的CRP正常参考值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正常参考值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儿童的参考值也有其相应范围,检测时需依据对应人群的标准来分析结果。
3.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例如可以检查是否有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等感染。若存在相关病原体感染,结合临床症状等有助于诊断慢性盆腔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阴道微生态有差异,如青春期女性阴道内乳酸杆菌相对较少,绝经后女性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等,在解读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时需考虑这些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盆腔B超:可以观察子宫、卵巢及盆腔积液等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等表现。例如,可发现输卵管呈条索状增粗,或者卵巢周围有粘连形成的包块样改变等。B超检查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都比较适用,孕期女性若怀疑慢性盆腔炎需要进行B超检查时,会采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盆腔组织的血运状态。在慢性盆腔炎时,病变部位的血流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比如炎症部位血流相对丰富等,对于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