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多种常见方法。针灸推拿治疗中,针灸可调节腰部气血运行,依证型选穴;推拿能调整脊柱关节等,但特定人群需谨慎操作。中药内服需辨证论治,据不同证型用相应方剂。中药外用包括熏蒸和贴敷,熏蒸借蒸汽和药物渗透改善循环,贴敷经皮吸收发挥作用,均需注意适用情况。康复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可增强腰部力量等,但要适度,特殊人群需调整或避免。
针灸: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穴位来发挥治疗作用。研究表明,针刺能够调节腰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例如,针刺腰部及下肢相关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的炎症水肿。不同穴位的选择有其相应依据,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进行辨证选穴,如寒湿痹阻型可加用命门、腰阳关等穴位温阳散寒除湿;气滞血瘀型可选取膈俞、血海等穴位活血化瘀。
推拿:专业的推拿手法能够调整脊柱关节的位置,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放松腰部肌肉。在操作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法,如揉法、按法、扳法等。但对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脊柱不稳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操作,儿童由于骨骼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推拿时更要严格把控力度和手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推拿时也要注意手法和部位的选择,以免引起不适。
中药内服
辨证论治: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然后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例如,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腰腿酸痛、反复发作,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常以补益肝肾为法,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中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药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湿热痹阻型患者多有腰部灼热疼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舌苔黄腻,治疗宜清热化湿,可选用四妙丸加减。
中药外用
中药熏蒸: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作用和药物的渗透作用,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将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熏蒸腰部患处,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毛孔渗透进入体内,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不同证型的患者,所用中药方剂会有所不同,如寒湿证可选用具有温经散寒除湿作用的中药配方进行熏蒸。
中药贴敷: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将中药制成贴剂贴敷于腰部相关穴位或疼痛部位。药物经皮肤吸收后,直达病所,发挥活血止痛、消肿化瘀等作用。例如,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成分的中药贴膏,可缓解腰部疼痛和肌肉紧张,但对于皮肤过敏者应慎用,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康复锻炼
腰部功能锻炼:患者可进行适量的腰部康复锻炼,如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一定时间后放松,重复进行;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一会儿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关节,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症状加重,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的患者,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则不适合进行此类剧烈的腰部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