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冠心病
中医治疗冠心病包括中药方剂治疗和针灸推拿等理疗方法,同时在整体调理上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和情志调摄。中药方剂辨证用药,如气滞血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浊内阻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针灸选内关等穴位可改善指标、增加供血,推拿能促进气血运行;生活方式上饮食低盐低脂低糖、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有氧运动;情志需调摄保持舒畅。
中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常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体质等情况遣方用药。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该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扩张血管等作用来发挥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而对于痰浊内阻型冠心病,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较为常用,其有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之效,研究发现该方中的药物成分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对冠心病起到防治作用。
针灸推拿等理疗方法
针灸:选取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进行针刺。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于阴维脉,针刺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膻中为气会,能宽胸理气;心俞为心之背俞穴,可调理心气。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这些穴位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推拿: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胸部及相关经络穴位,如揉按胸部膻中、中府等部位,以及推揉上肢心经、心包经等经络。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对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胸闷、胸痛等症状有一定帮助,能够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状态。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整体调理思路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冠心病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浊,损伤脾胃,所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例如,芹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作用,适当多吃有助于调节血压、血脂,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益;山楂能消食健胃、活血化瘀,可适当食用以辅助改善心肌供血等情况,但需注意适量,避免过多食用对胃肠道造成不适。
起居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认为睡眠不足易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心脏功能。一般成年人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同时,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因为寒邪易凝滞气血,诱发冠心病发作;夏季避免过度吹空调,以防寒湿内侵。
运动方面: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可调节呼吸,畅通经络气血,长期练习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耐力;慢跑等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情志调摄
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情志不舒的情况,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应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冥想、听舒缓音乐、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调节情志。因为情志过激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进而加重冠心病病情。例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可使气血调和,有利于心脏功能的维护。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属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其舒缓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