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气管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小孩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小孩自身因素涉及年龄(婴幼儿高发)和免疫功能(较弱易受侵袭);环境因素包含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拥挤、被动吸烟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小孩患支气管肺炎的风险。
1.病原体感染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发小孩支气管肺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较为常见,它可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侵入小孩呼吸道,在小孩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病变,引起炎症反应。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冬季和早春等季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感染的一定比例。另外,腺病毒也是常见的病毒病原体,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小孩较严重的肺部炎症,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小孩支气管肺炎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空气飞沫进入小孩呼吸道,当小孩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例如,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是较为主要的致病菌。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可导致小孩支气管肺炎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往往病情相对较重,容易出现肺部脓肿等并发症。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也是小孩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见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呼吸道黏膜炎症,进而影响肺部功能,引发支气管肺炎。
2.小孩自身因素
年龄因素:婴幼儿时期是小孩支气管肺炎的高发年龄段。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道较狭窄,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较弱,肺组织的弹性较差,肺泡数量较少,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较少,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得婴幼儿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炎症容易扩散,从而引发支气管肺炎。例如,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更弱,发生支气管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功能:小孩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婴幼儿。如果小孩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因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支气管肺炎。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的小孩,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质合成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肺炎。
3.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气体等污染物会对小孩的呼吸道造成刺激,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小孩患支气管肺炎的风险。例如,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的小孩,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可沉积在呼吸道内,损伤呼吸道黏膜,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肺部引发炎症。
居住环境拥挤:如果小孩居住的环境较为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病原体容易在空气中积聚,增加小孩感染的机会。比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居民区,家庭居住空间狭小,小孩之间密切接触频繁,容易导致病原体的传播,从而引发支气管肺炎。
被动吸烟:小孩如果长期处于被动吸烟的环境中,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增加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几率。有研究显示,被动吸烟的小孩患支气管肺炎的概率明显高于不被动吸烟的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