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和天花在病原体、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上有区别。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10-21天,皮疹向心性分布、一般不留瘢痕,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可接种疫苗预防;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潜伏期7-17天,皮疹离心性分布、常留瘢痕,通过飞沫、直接及间接接触传播,天花病毒已被消灭。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virus)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病毒呈砖形,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存活数月到一年半之久。
临床表现方面
水痘:
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后混浊,1-3天左右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脱后一般不留瘢痕。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皮疹不典型,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肺炎等并发症。
天花:
潜伏期通常为7-17天,平均12天。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头痛、背痛、四肢痛、疲乏、嗜睡等全身中毒症状。发病3-5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前臂、手等暴露部位,然后向躯干蔓延。天花皮疹的特点是离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斑疹,1-2天后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疱疹为圆形,较硬,边缘隆起,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清亮,后变混浊,1周左右疱疹结痂,痂脱后留有瘢痕,俗称“麻点”,这是天花与水痘在皮疹表现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天花遗留瘢痕的情况较为常见,而水痘一般不留瘢痕。
传播途径方面
水痘: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和疱疹液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体外,易感人群吸入后即可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患者疱疹液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容易造成水痘的传播流行。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更容易被感染。
天花: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天花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其呼吸道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在人群密集且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容易传播,由于天花传染性极强,曾经在历史上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预防措施方面
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一般在12-18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对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且接触过水痘患者的高危人群(如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等),可在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
天花:
由于天花病毒已被人类彻底消灭,全球范围内已经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但在历史上,通过广泛接种天花疫苗成功消灭了天花这一疾病。对于曾经接触过天花患者的人群,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和医学观察等措施来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