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巢透明细胞肿瘤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少见类型,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部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相关;病理多单侧、囊或囊实性,细胞有特征表现;早期无症状,随病情发展有腹胀等症状,靠影像学、标志物及病理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等;预后与分期、分级等有关,早期较好,晚期差且易复发,需长期随访。
一、定义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5%-11%。它起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或卵巢的苗勒管上皮。
二、发病特点
年龄: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0岁,育龄期女性也有发病可能。
性别:仅见于女性,是女性卵巢的特定肿瘤类型。
生活方式:目前尚未明确特定的生活方式与之有直接的因果关联,但长期的内分泌紊乱等可能与之相关。比如长期月经不调的女性,患卵巢透明细胞肿瘤的风险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病史:部分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患卵巢透明细胞肿瘤的风险可能有所增加。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能通过一些机制影响卵巢组织,进而增加卵巢透明细胞肿瘤的发生几率。
三、病理表现
肿瘤多为单侧发生,双侧占比约10%-15%。肿瘤大小不一,通常直径在5-30cm左右。
大体形态上,肿瘤呈囊性或囊实性,囊内可见乳头或实性区域,囊液多为清亮或血性。
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具有特征性表现,细胞呈立方或鞋钉状,胞质丰富、透明,细胞核大,可有异型性,肿瘤细胞常排列成腺管、实性巢状或乳头状结构。
四、临床表现
症状: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出现腹胀、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如果肿瘤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还会出现急腹症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异常表现,但相对少见。
体征: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肿块,肿块质地可软可硬,活动度不一。
五、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占位性病变,能初步判断肿块的囊性或囊实性、大小、边界等情况,但对于肿瘤的性质判断特异性不高。
CT及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等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等肿瘤标志物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特异性不强,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依赖于卵巢肿瘤的病理活检,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等。
六、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包括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患者)和肿瘤细胞减灭术(适用于晚期患者)。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早期患者,在全面评估后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辅助治疗:根据肿瘤的病理分期、分级等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有铂类联合紫杉醇等方案。对于部分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能会考虑内分泌治疗,但相关应用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七、预后情况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预后较差。肿瘤的病理分级越高,预后往往越差。而且该肿瘤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治疗后需要长期密切随访,监测肿瘤是否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