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颞下颌关节脱位需先复位,急性前脱位多手法复位,陈旧性脱位常需全麻或手术复位;复位后用颅颌绷带固定,时间依情况而定,固定期有限制下颌运动等要求;病因治疗包括纠正不良习惯、治疗相关疾病,复发性脱位保守无效可手术治疗,不同患者需考虑个体差异选择合适治疗及固定方式等。
一、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治疗
颞下颌关节脱位首先需进行复位。急性前脱位多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时患者端坐,头靠椅背或墙壁,下颌牙平面低于术者两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术者站在患者前方,两拇指缠以纱布伸人患者口内,放在下颌磨牙面,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将下颌骨向后推动,髁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以复位。复位成功的标志是髁突回到关节窝内,此时患者上下牙列可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对于陈旧性脱位(通常指脱位时间超过2-3周),手法复位常难以成功,可能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复位,有时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复位。不同年龄患者的复位难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颞下颌关节韧带相对松弛,复位相对容易,但操作仍需轻柔;而老年人可能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复位难度相对增加。
二、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
复位成功后需要进行固定,目的是使被牵拉过度受损的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得以修复,防止再脱位。一般采用颅颌绷带固定。固定时间根据脱位的次数等因素而定,急性前脱位复位后固定2-3周;复发性脱位可能需要固定3-4周。固定期间应限制下颌的运动,进软食,避免大张口,如打哈欠、大笑等动作。对于儿童患者,固定时要注意固定装置的松紧度,既要起到固定作用,又不能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耐受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固定时要考虑到骨骼的特点,确保固定可靠又不过度限制下颌活动影响其生活质量。
三、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一些不良习惯如长时间大张口打哈欠、偏侧咀嚼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脱位。对于有这些不良习惯的患者,需要纠正。例如,纠正偏侧咀嚼习惯,使双侧咀嚼肌均衡受力;改变大张口打哈欠的习惯,可通过用手托住下颌等方式来减少关节脱位的诱因。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比如长期从事需要大张口工作的人群,更要注意纠正不良习惯以预防脱位复发。
2.治疗相关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脱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对于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风湿治疗,控制关节炎症,从而降低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比如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还需要兼顾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等。
3.手术治疗:对于复发性脱位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关节囊紧缩术、关节结节增高术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关节囊紧缩术主要是通过紧缩关节囊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结节增高术则是通过增高关节结节来改变髁突的运动轨迹,从而减少脱位的发生。不同患者的手术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