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什么意思
膀胱炎是膀胱发生炎症的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有膀胱刺激等症状,女性更常见;慢性由急性迁延等引起。病因有细菌感染(最常见大肠埃希菌,女性尿道短易感染,男性前列腺增生可致)和非细菌感染。诊断靠症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及影像学检查。预防要生活方式上充足饮水、注意卫生、不憋尿,女性性生活前后清洗,中老年定期检查并积极治膀胱炎。
一、膀胱炎的分类
(一)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起病较急,患者会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严重时可出现尿急,甚至不敢离开便器去寻找排尿设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尿液外观可呈粉红色、红色或洗肉水样。急性膀胱炎在女性中更为常见,这与女性尿道短、直且靠近肛门,细菌容易侵入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急性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二)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往往由急性膀胱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也可能由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其症状相对急性膀胱炎来说较为迁延,可能会有长期反复的尿频、尿急、尿痛,病情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从年龄角度看,中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受到慢性膀胱炎的困扰,在病史方面,如果有急性膀胱炎未彻底治愈的病史,就更容易发展为慢性膀胱炎。
二、膀胱炎的病因
(一)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细菌可经尿道上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尿道短,细菌更容易侵入膀胱。另外,男性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也容易继发膀胱炎。在生活方式上,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二)非细菌感染因素
如放射性膀胱炎,多发生在盆腔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身上;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三、膀胱炎的诊断
(一)症状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者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血尿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可见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急性膀胱炎时白细胞可满视野,还可能有细菌尿。
2.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致病菌的种类,以便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会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培养,若培养出菌落数大于10CFU/ml,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反复发作或慢性膀胱炎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其他病变。
四、膀胱炎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方面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可以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每天建议饮水1500-2000ml左右。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内裤。
3.避免长期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女性:除了上述一般的生活方式注意事项外,在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外阴,性生活后宜立即排尿一次,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2.中老年人群:要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的异常情况,如前列腺增生等,及时进行干预,预防膀胱炎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膀胱炎,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膀胱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