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怎么检查
宫腔粘连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和宫腔镜检查。病史采集需问月经及宫腔操作史;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等初步了解子宫等情况;超声检查中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价值更高;HSG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宫腔形态判断;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颜色等,了解是否有闭经、痛经等表现,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术、清宫术等,这些宫腔操作史是导致宫腔粘连的常见诱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宫腔操作史情况有所不同,比如育龄期女性因生育需求进行人工流产等操作的概率相对较高,而有过宫腔手术病史的人群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妇科检查
1.一般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等检查方式初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及有无压痛等情况。不同年龄女性子宫的正常大小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成年女性子宫长约7~8cm,宽4~5cm,厚2~3cm,若子宫有粘连可能会出现子宫活动度受限、压痛等表现。
2.阴道检查:观察阴道及宫颈情况,部分宫腔粘连患者可能伴有宫颈管粘连等情况,通过阴道检查可初步发现一些异常迹象。
三、超声检查
1.经腹部超声:可以初步观察子宫的形态、内膜厚度及宫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等。一般情况下,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增殖期约4~5mm,分泌期约7~10mm,宫腔粘连时可能表现为内膜连续性中断、局部回声不均等,但经腹部超声对于轻度宫腔粘连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
2.经阴道超声:相对经腹部超声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宫腔形态、内膜情况及粘连部位等。可发现宫腔内是否有分隔、粘连导致的内膜薄厚不均等情况,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对一些轻度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更高,不同年龄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检查的操作规范及探头的合适使用等。
四、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1.原理及表现:通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在X线下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来判断宫腔形态。宫腔粘连时可见宫腔形态不规则,如出现宫腔狭窄、充盈缺损等表现,不同患者因粘连程度不同,造影表现也有所差异,比如轻度粘连可能仅表现为宫腔局部小的充盈缺损,重度粘连则可能呈现典型的“三线征”消失等情况。
2.适用人群: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无急性生殖道炎症等情况的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生育需求的患者均可考虑该检查,但对于妊娠早期女性需谨慎选择,避免X线辐射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宫腔镜检查
1.诊断金标准: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形态、粘连部位、范围、程度及粘连组织的颜色、质地等。能清晰看到宫腔内是否有粘连条索、膜样组织等,还可对粘连进行分度,如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宫腔粘连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时,需注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等,比如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舒适度。
2.检查时机: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宫腔粘连的情况更容易被清晰观察到,不同月经周期阶段的女性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