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典型症状
子宫腺肌病有典型症状,包括痛经,多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月经前1周左右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影响不同人群;月经异常,有月经量增多(因子宫肌层增厚等,致贫血等,影响不同人群)和月经周期紊乱(表现及原因,影响不同人群);其他症状有子宫增大(均匀性增大,影响不同人群)、性交疼痛(病变累及相关部位致,影响不同人群)。
一、痛经
1.发生机制及特点: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其发生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肌层膨胀、张力增高,刺激周围神经末梢有关。一般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月经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可持续整个经期。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会出现痛经症状,且随着病程延长,痛经程度往往逐渐加重。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育龄期女性,严重的痛经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和性生活质量;对于青春期女性,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也可能影响学习状态。而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痛经症状可能会在绝经后逐渐缓解,但在此之前仍会受其困扰。
二、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
原因及表现:主要是由于子宫肌层增厚,子宫腔面积增大,同时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内膜影响子宫收缩等因素导致。表现为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部分患者月经量可超过80ml。长期月经量增多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
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长期月经量增多可能会影响其身体状况,进而影响受孕几率;对于已经有一定年龄的女性,长期月经量增多引起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其心血管等系统的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
2.月经周期紊乱
表现及原因: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经期延长等。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病影响了子宫的正常内分泌调节和收缩功能。例如有的患者月经周期可能从原本的28-30天变为20天左右,或者40天左右,经期可能从3-7天延长到10天以上。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可能会影响排卵的规律性,从而影响受孕;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可能是其即将绝经的一种表现,但子宫腺肌病也会加重这种紊乱程度,给女性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
三、其他症状
1.子宫增大
发生及表现:由于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内膜反复出血,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一般呈球形增大。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质硬,有压痛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子宫体积增大。例如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前后径增大等情况。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年轻女性,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其外观心理感受,同时如果子宫增大明显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的不适;对于老年女性,子宫增大可能提示存在子宫的病理性改变,需要进一步排查其他相关疾病的可能。
2.性交疼痛
原因及表现:当病变累及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时,性交时由于受到刺激,可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有的则较为明显。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性交疼痛会影响夫妻性生活质量,可能导致性生活不和谐,进而影响夫妻关系;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出现性交疼痛可能提示有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引起重视,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