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的治疗包括手术、膀胱灌注、放疗和全身化疗等。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膀胱灌注常用卡介苗等药物,需依病情制定方案并注意相关事项;放疗可用于术前术后及晚期姑息治疗,要注意不同人群耐受及副作用;全身化疗适用于特定人群,需个体化选方案并监测指标
一、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等设备将肿瘤切除,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能直接去除可见肿瘤组织,术后还需根据情况进行膀胱灌注等辅助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需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患者可能需更谨慎评估手术耐受性;女性患者解剖结构特殊,手术中要注意避免对尿道等结构的过度影响。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膀胱的、体积较小、数目较少、蒂部较浅的膀胱肿瘤,且肿瘤未累及双侧输尿管开口及膀胱颈部。对于有特定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膀胱慢性炎症等情况,手术时需更关注膀胱局部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等,切除范围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周围组织,男性还可能包括部分尿道,女性可能包括部分尿道、子宫、卵巢等,术后常需尿流改道,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术后恢复及尿流改道方式选择需综合考虑,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较慢,女性尿流改道方式选择要兼顾美观及功能等。
二、膀胱灌注治疗
1.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常用药物有卡介苗(BCG)、表柔比星等,卡介苗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表柔比星等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卡介苗灌注效果较好,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需谨慎使用;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选择膀胱灌注治疗。
2.灌注方案及注意事项:灌注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一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需定期进行膀胱灌注。灌注前需排空尿液,灌注时药物要均匀分布于膀胱内,灌注后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需嘱患者适当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注意灌注后避免过度活动导致药物流失等情况。
三、放疗
1.适用情况:可用于膀胱癌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膀胱癌的姑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可缓解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剂量不同,老年患者放疗时要注意减少放射性损伤相关风险;女性患者盆腔放疗时要注意对生殖系统等的影响。
2.放疗方式及副作用:包括外照射放疗和内照射放疗等,放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有膀胱炎、直肠炎等,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相关副作用,特殊人群如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放疗时要注意心脏等器官的保护。
四、全身化疗
1.适用人群: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及晚期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考虑全身化疗,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评估要更全面,根据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女性患者化疗时要考虑对月经及生育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2.化疗药物及方案: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吉西他滨等,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定,如顺铂+吉西他滨方案等,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