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可从病因、症状表现、治疗原则三方面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吹风受凉秋冬发病,症状怕冷明显、发热轻等,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常因外感风热春夏发病,症状发热明显、流黄涕等,治以辛凉解表,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处理。
一、病因方面
1.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起,常在秋冬季节发病。人体劳累时腠理疏松,风寒之邪趁虚而入,侵袭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从中医理论角度,风寒之邪属阴邪,易凝滞气血,阻碍阳气运行。例如,长时间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劳作、休息时未注意保暖等情况,易引发风寒感冒。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因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若衣着过少、夜晚蹬被等,更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卫外不固,也较易受风寒之侵。
2.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一般发生在春季或夏季气温升高时。外界温热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肺,使肺气失和。风热之邪属阳邪,易导致人体出现热象。比如,夏季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过度吹空调、风扇等,冷热交替使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易受风热之邪侵袭;对于不同性别而言,一般并无绝对差异,但从生活方式看,喜欢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的人群,体内易有温热之蕴,更易在感受外邪时引发风热感冒;有过外感风热病史的人群,再次接触风热之邪时更易发病。
二、症状表现方面
1.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怕冷明显,甚至可以出现寒战,发热症状一般较轻,鼻塞流清涕,清涕质地较稀,咳嗽,咯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儿童患风寒感冒时,除上述表现外,可能还会出现哭闹不安、食欲减退等情况,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家长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身体反应;老年人患风寒感冒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怕冷表现可能更为突出,且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2.风热感冒: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较高,有汗但汗出不畅,鼻塞流黄涕,黄涕质地黏稠,咳嗽,咯痰黄色黏稠,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风热感冒时发热可能更易引起家长重视,且可能出现烦躁、小便黄赤等表现;对于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患风热感冒,需注意观察是否因感冒影响月经周期等情况,同时要考虑用药对月经的影响;老年人患风热感冒时,需关注其基础疾病的变化,如是否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感冒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三、治疗原则方面
1.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通过辛温的药物发散风寒之邪。例如常用的一些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方剂等。在护理方面,儿童需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衣物,但要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老年人保暖的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因保暖过度而出现其他不适。饮食上,风寒感冒者适宜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等,帮助驱散风寒,但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2.风热感冒: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用辛凉的药物疏散风热之邪。护理时,儿童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女性在风热感冒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老年人要注意休息,监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上,适宜食用清淡、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加重体内热象。
通过以上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区分,可以较为清晰地辨别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在实际临床中需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