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股骨头坏死会出现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体征等表现。疼痛部位多样,性质多样且随病情加重;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出现跛行;体征有局部压痛、晚期患肢短缩,不同人群在这些表现上有差异。
一、疼痛
1.疼痛部位:股骨头坏死早期疼痛可出现于腹股沟区、臀部或膝关节等部位。这是因为股骨头周围的神经分布特点,病变累及相关区域神经导致疼痛放射。例如,约60%-8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髋关节或其周围疼痛,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在行走活动后往往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且休息时也难以缓解。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刺痛等。早期疼痛较轻,随着病情发展,疼痛程度逐渐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行走困难、上下楼梯受限等。年龄因素可能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行走异常、跛行等;中老年患者则可能因长期承受疼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长期大量饮酒、有激素使用病史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其疼痛出现的时间、程度可能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如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能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内就出现股骨头坏死相关疼痛。
二、关节活动受限
1.活动范围减小:随着股骨头坏死的进展,患者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表现为髋关节屈伸不利、外展、内收、旋转等动作受限。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往那样自如地弯腰、下蹲,穿袜子、鞋子等动作变得困难。这是由于股骨头结构破坏,关节面不平整,影响了髋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对其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中老年患者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难以独立完成如厕、洗澡等活动。有创伤史、长期大量饮酒等病史的人群,其关节活动受限出现的速度可能更快,程度可能更严重。
2.跛行:多数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出现跛行症状。这是因为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患者行走时步态异常。早期跛行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跛行逐渐加重。跛行的原因主要是患肢疼痛、肌肉痉挛以及髋关节功能障碍,使得患者行走时身体平衡失调。儿童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跛行可能容易被家长忽视,因为儿童可能会以玩耍、奔跑等方式掩盖不适,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其步态异常;中老年患者的跛行则会严重影响其外出活动和社交,降低生活信心。有激素使用史的患者,其跛行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需要引起重视。
三、体征
1.局部压痛:在髋关节周围,如腹股沟中点下方、大转子等处可有压痛。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压痛部位,这是因为股骨头病变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的炎性反应导致压痛。不同个体对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疼痛耐受相对较好,压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明显;而有长期劳损病史的中老年患者,其局部压痛可能更为明显。有创伤史的患者,其压痛部位可能与创伤累及区域相关。
2.肢体短缩: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短缩。这是由于股骨头塌陷、变形,导致肢体长度发生变化。肢体短缩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行走困难和关节畸形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步态和身体平衡。儿童患者出现肢体短缩可能会影响其双下肢的生长发育平衡,导致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中老年患者肢体短缩则会使其生活更加不便,需要借助辅助器具等帮助行走。有酗酒史的患者,其肢体短缩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与股骨头坏死进展较快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