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
肩周炎的症状主要有肩部疼痛(慢性发作,早期酸痛或胀痛,后期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昼轻夜重,可向颈部、上臂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各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病程长会关节挛缩)、肩部压痛(肩部周围多处有明显压痛点)、肌肉萎缩(病程长可致肩部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人恢复慢且伴基础疾病,疼痛时活动要谨慎;女性肩部力量弱,生理期可能疼痛加重,要注意保暖等;糖尿病患者影响恢复需积极控糖,心脏病患者康复训练要注意强度频率;运动员要及时治疗且科学安排训练。
一、肩部疼痛
1.疼痛性质: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多为慢性发作,早期疼痛程度较轻,多为酸痛或胀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加剧,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例如,初期患者可能仅在过度活动肩部后感到轻微酸痛,休息后可缓解;而后期则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有明显疼痛。
2.疼痛时间:疼痛通常昼轻夜重。夜间睡眠时,由于患者肩部活动减少,炎症因子积聚,使得疼痛更为明显,常常会影响患者睡眠,患者可能会被痛醒,且难以再次入睡。
3.疼痛范围:疼痛可局限于肩部,也可向颈部、上臂放射。患者可能会感到除肩部疼痛外,颈部和上臂也有牵拉样疼痛或不适感,影响颈部和上臂的正常活动。
二、肩关节活动受限
1.活动受限方向:患者的肩关节各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外展受限表现为患者难以将手臂向身体外侧平举,活动范围明显小于正常侧;上举受限则是无法将手臂伸直向上抬起至正常高度;内旋外旋困难表现为旋转肩部时感觉僵硬、疼痛,活动度下降。例如,穿衣、梳头、抬手取物等日常动作难以完成。
2.活动受限进程:病程较长时,可出现关节挛缩,活动受限情况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小,甚至基本固定在某一位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肩部压痛
在肩部周围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常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当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疼痛,压痛点的存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肩关节病变的具体位置,辅助诊断病情。
四、肌肉萎缩
病程较长者,由于肩关节活动减少,可出现三角肌、冈上肌等肩部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肩部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使患者肩部活动更加困难,恢复也相对较慢。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肩周炎恢复较慢,且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在疼痛时要谨慎活动,避免因活动不当导致骨折等情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女性:女性肩部相对力量较弱,且部分女性在生理期时可能会出现肩部疼痛加重的情况。在生理期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若正在进行肩周炎治疗,要及时告知医生生理期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有特殊病史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会影响肩周炎的恢复,更要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心脏病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强度和频率,避免因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运动前最好咨询心内科医生的意见。
4.运动员:运动员对肩部功能要求较高,发病后要及时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安排训练,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训练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