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是否属于手足口病或其它病症
判断是否为手足口病需综合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等多方面因素,其症状有手、足、口部位特征性皮疹及发热等,需与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疱疹性龈口炎等鉴别,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手足口病需特别注意,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准确诊断鉴别
一、手足口病的判断要点
(一)症状表现
1.皮疹特点: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口部位的皮疹分布较为特征性,手、足部位多见于手掌、足底、指(趾)侧缘等,口腔内可见于舌、颊黏膜、硬腭等处。一般来说,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婴幼儿可能因不会表达,更多表现为流涎、拒食等。
2.发热情况: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高热,但一般热程在1-2周左右。不过,其他病症也可能伴有发热,所以不能仅依据发热来判断手足口病。
(二)流行病学史
有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尤其是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如每年的4-7月等),接触史对于判断手足口病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是绝对的,因为也可能存在散在发病情况。
二、与其他病症的鉴别
(一)疱疹性咽峡炎
1.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口腔疱疹或溃疡,疱疹主要分布在咽峡部、软腭、悬雍垂等部位,一般无手、足部位的皮疹,发热程度不一,可伴有咽痛、流涎、厌食等症状。而手足口病有手、足、口部位的典型皮疹。
2.病原学差异: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等引起,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进一步区分。
(二)水痘
1.症状表现:水痘患儿皮疹特点是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然后逐渐蔓延至头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表现为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等多形性皮疹,同时伴有发热等症状。与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及表现有明显不同,手足口病皮疹主要在手、足、口部位,且形态有其特征性。
2.病原体不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通过病毒学检查等可以鉴别。
(三)疱疹性龈口炎
1.症状表现:主要累及口腔牙龈、颊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但一般无手、足部位的皮疹,这与手足口病有明显区别。
2.病因差异:疱疹性龈口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与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病因不同。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婴幼儿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患手足口病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如果婴幼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需高度警惕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因为婴幼儿对病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为凶险。应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二)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病程可能更长,且容易出现并发症。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更早、更积极地就医,因为其自身免疫力无法有效控制病情,需要更密切的医疗监测和干预。
总之,判断是否属于手足口病或其他病症需要综合患儿的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相关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对患儿的病情有疑问,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