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在病因上,风热感冒因外感风热之邪且劳累出汗后吹风受凉等致,风寒感冒是劳累后遭风寒之邪侵袭于秋冬寒冷季发;症状表现有别,风热感冒发热明显、全身症状重,风寒感冒发热轻或无、怕冷突出,不同人群表现各异;中医辨证施治,风热感冒辛凉解表用银翘散等,风寒感冒辛温解表用荆防败毒散等;预防调护也不同,风热感冒温热季要通风清淡锻炼等,风寒感冒寒冷季要保暖食温热物等,临床诊治和自我保健需准确辨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病因方面
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常发生在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等温热时节,人体在劳累过度、出汗后吹风受凉等情况下,容易感受风热之邪引发感冒。
风寒感冒:通常是人体劳累后,再遭受风寒之邪侵袭而发病,常见于秋冬寒冷季节,人体因保暖不当等原因,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导致肺气失宣而引发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一)主要症状
风热感冒: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多在38℃以上,可能伴有剧烈头痛、咽干口燥、流黄涕、舌苔薄黄、咳痰黄色黏稠等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明显,比如会有比较明显的乏力、肌肉酸痛等情况。
风寒感冒:发热一般较轻或无明显发热,怕冷症状较为突出,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全身症状相对以恶寒(怕冷)为主,比如畏寒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头痛等。
(二)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风热感冒的儿童可能除了上述风热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风寒感冒的儿童可能以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等为突出表现,且儿童风寒感冒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高热惊厥等情况的发生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风热感冒时,可能发热相对不太典型,但全身不适症状可能较明显,如精神萎靡等;老年人风寒感冒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风寒感冒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女性: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患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时,需注意与自身生理周期的关联影响,比如经期患风热感冒时,要注意清热药物的使用对月经的可能影响等;患风寒感冒时,要注意保暖对经期的影响以及感冒症状对身体的综合影响。
三、中医辨证施治方面
风热感冒: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的方剂如银翘散等,药物多为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药。
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方剂如荆防败毒散等,药物多为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具有辛温散寒作用的中药。
四、预防及调护方面
(一)预防
风热感冒:在温热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避免过度劳累后吹风。
风寒感冒: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避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久留,平时可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等,但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量食用引起上火等情况。
(二)调护
风热感冒:患病期间要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风寒感冒:患病期间可适当喝些温热的汤粥,如生姜红糖水等,有助于驱散风寒,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休息环境要温暖舒适。
总之,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在病因、症状表现、辨证施治以及预防调护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临床诊治和自我保健中需准确辨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