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减轻体重、运动疗法(股四头肌锻炼、有氧运动)、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药物(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包括髌骨软骨修复手术、胫骨结节抬高术、人工髌骨置换术,不同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情及患者情况,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治疗
1.减轻体重:对于体重超重的髌骨关节炎患者,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膝关节的负荷,从而缓解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1kg,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3-4kg,长期坚持合理减重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
2.运动疗法
股四头肌锻炼:通过收缩股四头肌,增强其力量以稳定髌骨。例如静蹲练习,患者背靠墙,膝关节屈曲呈90°左右,保持一定时间,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难度,但要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练习难度和时间,老年患者则需适度降低强度,避免因运动过度导致关节损伤。
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小,能在提高心肺功能的同时,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且不增加髌骨的压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方式,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可选择游泳,既能锻炼关节又能缓解颈部和肩部的疲劳;喜爱户外活动的人群可选择骑自行车,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进行关节锻炼。
3.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避免烫伤。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其皮肤感觉可能减退,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发生烫伤。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冷敷。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冷敷方式和时间。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的按摩可放松膝关节周围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但对于存在膝关节感染、肿瘤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按摩需谨慎,应先咨询医生意见。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使用时更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可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
2.关节腔注射药物
玻璃酸钠:注入关节腔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对于改善关节功能有一定帮助。一般根据病情进行定期注射,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注射频率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时可考虑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但要谨慎使用,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软骨破坏等不良反应,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三、手术治疗
1.髌骨软骨修复手术:适用于髌骨软骨损伤较局限的患者。对于年轻患者,软骨修复的效果可能相对较好,但术后仍需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
2.胫骨结节抬高术:通过改变髌骨的力学传导,减轻髌骨压力,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差异,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康复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3.人工髌骨置换术:对于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人工髌骨置换术。但该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术后患者需要长期进行关节功能维护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