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怎么回事
隐睾是睾丸未按正常过程从腰部腹膜后降至阴囊内,包括下降不全和异位。发病与解剖、内分泌因素有关,危害有影响生育、增加恶变风险、致心理问题,诊断靠体格检查、超声、CT/MRI,治疗分激素和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
发病原因
解剖因素:如睾丸引带异常、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等,会阻碍睾丸正常下降至阴囊。胎儿期睾丸是在腹腔内,正常发育过程中会逐渐下降,若引带等结构发育异常,就无法引导睾丸顺利到达阴囊。
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可导致促性腺激素缺乏,影响睾丸下降。例如促黄体生成素(LH)或促卵泡生成素(FSH)分泌不足,会使睾丸下降所需的雄激素产生减少,从而影响睾丸下降。
隐睾的危害
生育功能影响:双侧隐睾如不及时治疗,几乎都会导致不育。因为阴囊内的温度比腹腔内低,是睾丸正常生精的适宜温度,而未下降的睾丸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部位,影响精子的生成。单侧隐睾也可能影响生育,因为患侧睾丸的生精功能可能受损,且会产生抗精子抗体,影响对侧正常睾丸的生精功能。
恶变风险增加: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得多。例如,腹腔内的睾丸发生恶变的概率约为正常睾丸的20-48倍,腹股沟部位隐睾恶变概率约为正常睾丸的5-10倍。这是因为异常环境下睾丸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化,增加了恶变的可能性。
心理影响: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青少年,隐睾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因为外观的异常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异样眼光。
隐睾的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触诊来判断睾丸是否在阴囊内。如果阴囊内未触及睾丸,需要进一步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确定睾丸的位置,是在腹腔内、腹股沟管内还是其他异位部位。超声检查无创,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睾丸的形态、大小等情况。
CT、MRI检查:对于一些位置较深、超声难以明确的隐睾,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睾丸的位置,尤其是对于腹腔内等较隐匿部位的隐睾诊断有重要价值。
隐睾的治疗
激素治疗:对于1岁以内的睾丸未降患儿,有一定的机会通过激素治疗促使睾丸下降。常用的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其作用机制是刺激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促使睾丸下降。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掌握。
手术治疗:对于1岁以后仍未下降的睾丸,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睾丸下降固定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将睾丸固定在阴囊内,以恢复正常的生精环境,降低恶变风险等。手术时机很重要,一般建议在2岁以前进行手术,以最大程度保护睾丸的生精功能。
不同人群隐睾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发现隐睾,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但需要密切观察。由于部分新生儿的睾丸可能在出生后短期内自行下降至阴囊,所以可以先定期随访。如果到一定月龄仍未下降,需考虑后续治疗。
婴幼儿期:此阶段患儿如果隐睾未下降,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家长要注意保持患儿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情况影响患儿健康。
儿童及青少年期:该阶段患儿如果隐睾未得到治疗,除了面临生育、恶变等风险外,心理方面的影响可能更为突出。家长应多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要督促患儿按时进行复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之,隐睾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障患儿的生育功能、降低恶变风险等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