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附睾炎常见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经尿道逆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途径感染)、尿液反流、医源性因素(尿道器械操作、前列腺摘除术后)及其他因素(年龄因素、生活方式、病史因素)。
1.病原体感染
经尿道逆行感染:这是急性附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肠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可通过尿道逆行进入前列腺、精囊、附睾等部位引发感染。例如,不注意尿道口卫生,细菌容易从尿道外口侵入,沿着尿道上行,首先可能感染前列腺,然后进一步蔓延至附睾。在性生活不节制、频繁手淫等情况下,尿道压力变化可能促使细菌逆行,增加感染风险。对于男性来说,尤其需要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等可能导致尿道逆行感染的因素。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皮肤感染等,其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附睾引起炎症。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血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例如,患有扁桃体炎时,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流到达附睾,引发附睾炎。对于有其他部位慢性感染病灶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血行感染导致急性附睾炎的风险。
淋巴途径感染:盆腔或后腹膜的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附睾。比如,患有直肠炎等疾病时,炎症可能通过淋巴引流途径影响到附睾,引发急性附睾炎。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患有盆腔或后腹膜相关炎症的患者,要密切关注附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附睾炎。
2.尿液反流:尿液反流至附睾也是引起急性附睾炎的一个因素。当尿液从尿道反流进入射精管,进而逆流到附睾时,尿液中的化学物质等可能刺激附睾,引发炎症反应。例如,患有尿道畸形、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时,容易出现尿液反流现象,从而增加急性附睾炎的发生风险。对于这类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减少尿液反流对附睾的刺激。
3.医源性因素
尿道器械操作:如导尿、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操作,如果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能将细菌引入附睾,导致急性附睾炎。在进行尿道器械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对于接受过尿道器械操作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附睾炎相关症状,如阴囊疼痛、肿胀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前列腺摘除术后:前列腺摘除术后,由于前列腺窝的存在,尿液可能容易反流进入精囊,进而波及附睾,引发急性附睾炎。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减少尿液反流的可能,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阴囊情况,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发生。
4.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青少年和成年男性相对更容易发生急性附睾炎。青少年时期生殖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等相对不够完善;成年男性由于性生活、职业等因素,也更容易接触到病原体等危险因素。例如,青春期男性如果不注意生殖系统卫生,就比较容易发生急性附睾炎。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频繁性生活、过度手淫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急性附睾炎的发病风险。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抵抗力下降;频繁性生活和过度手淫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充血,为病原体感染创造条件。因此,男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适度进行性生活和手淫。
病史因素: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发生急性附睾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些基础疾病会使生殖系统局部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例如,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炎症可能蔓延至附睾,引发急性附睾炎。所以,对于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