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怎么造成的呢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因素相关。创伤性因素包括股骨颈骨折会损伤股骨头血供致坏死,头下型等更易致,青壮年和老年人发生骨折后都有风险;髋关节脱位使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从事高强度运动人群易患。非创伤性因素有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致脂肪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等;酒精滥用致脂代谢紊乱、血管阻塞等;减压病致高压环境作业人群气泡阻塞血管;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影响血液携氧和血流致股骨头缺血。
一、创伤性因素
1.股骨颈骨折:当发生股骨颈骨折时,骨折端会损伤股骨头的血供。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臀下动脉和闭孔动脉等。股骨颈骨折会导致这些血管中的营养血管受损,使得股骨头缺血,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例如,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因为其对血供的破坏更为严重。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壮年发生股骨颈骨折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修复过程中血供未能有效恢复,仍有较高风险出现股骨头坏死;而老年人本身血供相对较差,发生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概率也不低。
2.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会引起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中断或严重受损。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从正常的解剖位置脱出,会导致相关的血管受到牵拉、扭曲或断裂,进而影响股骨头的血运。比如,后脱位时,股骨头受到的暴力可能会损伤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使得股骨头缺血,逐渐发展为股骨头坏死。性别方面,男性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大,发生髋关节脱位的概率可能相对稍高,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髋关节脱位后都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生活方式中,从事高强度体育活动或职业相关的剧烈运动人群,更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从而增加股骨头坏死风险。
二、非创伤性因素
1.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导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糖皮质激素会影响脂肪代谢,使脂肪细胞代谢紊乱,脂肪栓子形成,阻塞股骨头的血管;同时还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不同,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糖皮质激素更为敏感,使用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相对较高;成年人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面临较高风险。生活方式中,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人群,是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
2.酒精滥用: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代谢紊乱,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形成脂肪栓塞,阻塞股骨头的血管。同时,酒精还会直接毒性作用于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股骨头的血供和骨代谢。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酒精滥用的情况,因为男性饮酒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饮酒的生活方式人群,患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明显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每天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如每天饮用相当于50度白酒250ml以上持续5年以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3.某些基础疾病
减压病:在潜水员等高压环境作业人员中较为常见。人体从高压环境快速转到常压环境时,体内会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会阻塞股骨头的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职业中,从事潜水等高压作业的人群是减压病的高发人群,进而增加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患者体内异常的血红蛋白会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血流状态,导致股骨头缺血。地中海贫血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血红蛋白异常,从儿童时期就可能出现相关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股骨头坏死的风险逐渐增加。



